以李家大房受宠的程度来看,曹氏生出什么小心思来,都不奇怪。
可曹氏为何要数落李云珠呢?
似是看出了春草的疑惑,李云珠眼里含着一包眼泪,又说了下去:
“我娘嫌弃我没有用,要给我说人家,把我打发出门子!”
春草大惊。这事儿跟她息息相关哪!
春草忙跟李云珠打听,问曹氏想给她说个什么样的人家。
……
正房堂屋里,李景福愁容满面,死死地捏着手里的旱烟袋。似乎是想心事想得,也不记得抽烟了。烟袋锅里,一闪一闪地冒着红光。
乔细妹两只袖口挽得高高的,微微弯着腰,正使出浑身的力气揉面。
李云心端着水瓢,乖乖地站在一边儿,等着听乔细妹的吩咐,好在需要的时候往面盆里加水。
乔细妹揉的是白面。
乍看起来,李云心还以为是黑面。
但其实这种看起来有点儿黑乎乎的面粉,确确实实就是此时此地的“白面”。
这种“白面”,是用麦子磨出来的、略带着些麦麸子在里面,大概相当于上辈子超市里卖的全麦面粉吧。
白面一般是留着过年的时候,包饺子吃的。平常日子里,如果谁过生辰,家里舍得给煮一碗长寿面。就算是殷实人家了。
今儿个乔细妹却一改平日里的俭省,竟然把家里最好的白面,都拿了出来。
说是今儿个倒春寒,准备给大家伙儿下点儿面条儿吃,“拴腿儿”。
所谓“栓腿儿”,其实是正月里的风俗。现在都快五月份了,乔细妹怎么又想起来这一出了?
李云心暗暗猜测,大概是因为五叔李桐带着媳妇儿陈氏和独子李希明,从岳父家回来了。偏巧今儿个李槐和曹氏两口子也回来了。
乔细妹见到家里人这么全科,忍不住心里高兴。
李景福却一直闷闷不乐地,十分反常地自己在那里默默不语。
平常若是乔细妹亲自动手干活儿,除非是做针线之类的,不然李景福一般都会接过去,自己来做,让乔细妹歇着。
在李景福叹气了二十多次之后,乔细妹终于开口了:
“景福,你这是怎地了?怎么唉声叹气的?”
李景福闷闷地瓮声说道:
“唉!老天爷不给人活路啊!
这雪粒子下了一小天儿了,到现在还没停。
雪粒子一直不停不说,现在还越来越大了,都快成大雹子了!
地里的秧苗被这么一冻、一打,这功夫,补种也不知来得及、来不及。今年秋天的收成,必然要减产,搞不好怕是要闹饥荒啊!”
------------
第101章 买粮
李景福的话,声音不高,却让乔细妹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很难看。原本那兴冲冲、喜滋滋的劲头儿,也突然就消失不见了。
即便是孩子们回到身边的喜悦,也无法冲抵“闹饥荒”这三个字所带来的痛苦吧。
乔细妹停下了揉面的动作,直起身拿了块儿shi抹布,擦了擦手:
“今年会闹饥荒?这话有几分准?”
李景福闷闷地抬起烟袋杆儿,抽了一口烟,长长地吐出一口烟气。他的愁容被那烟气一熏,更惨淡了几分:
“呼……其实我也拿不准。
但现在都快五月份了,今儿个这天气,却这么反常。
这兆头就不咋样啊!
而且,这批秧苗要是冻死了,都已经这时候了,即便抓紧补种,也实在太晚了。
要是接下来一直都风调雨顺的还好。
可这天象气候,哪有那么可丁可卯、称心如意的时候?
不怕一万,只怕万一。
万一要是再闹几回小灾,减产是必然的,说不定,还会颗粒无收!”
李云心听了,只觉得脑海中,似乎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闪了过去,一时间却没有抓住。
乔细妹的脸色已经十分凝重,却迅速地想到了应对之策:
“这么严重吗?
那,那咱们从现在就开始准备起来吧!明个儿我就去镇上买粮。
以后咱们每回赶集,都要买些耐放的粮食回来。
也不拘是新粮陈粮,反正能多囤一点,就多囤一点。蚂蚁搬家似的攒一攒,积少成多。
万一真被你说中了,咱们这一大家子,也不愁没米下锅。”
“对了,老大不是还在镇上的粮铺?他买粮食肯定方便。以后干脆让他每个月回来一趟!”
李景福愁云惨雾的模样并没有减轻,反而疑惑地看了一眼乔细妹,质疑的话脱口而出:
“咱们哪里还有银钱买粮?为了交这笔兵役银子,咱不是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么?还跟于老爷家的小娘子借了一笔?”
乔细妹笑了:
“嗨,咱们靠山屯这家家户户,都是啥子出身,你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