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知南沉yin了片刻,从随身的袖袋里掏了个薄薄的绸带出来,提笔写了几个字,就将它卷成一团,塞进竹筒,又绑在了那只胖鸽子的腿上。
胖鸽子早已等得不耐烦了,他刚一绑好竹筒,胖鸽子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,还故意在他的书案上,留下了一泡热乎乎的鸽子粪便。
于知南眉头一皱,顿时隐隐约约地觉得有几分后悔。
刚才那灰鸽子那么胖、又这么调皮,用来飞鸽传书,未免太浪费了!
拿来烤着吃,倒是比较合适!
……
彭金锁和王大河,一路上翻山越岭地,到了柳条沟,已经临近晌午了。
柳条沟住的都是些穷棒子,让他们拿钱粮代替征兵令,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。
别说拿钱粮代替征兵令了,就是彭金锁和王大河晌午在村长家吃饭,都不带给他们杀只鸡的。
没别的原因,柳条沟全村加起来,也没有几只鸡。
不到过年是绝对不能杀的。
不过,在柳条沟征兵,其实不是最难的。
因为这些穷棒子,平日里都是给像庞老爷、于老爷这样的大户人家,做佃户的。他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地种田,一年到头,也剩不下几个钱,甚至连饭都吃不饱。
有些光棍汉,连媳妇儿都娶不上。
如今有这当兵吃粮的机会,对柳条沟的穷棒子来说,简直求之不得。
去当兵虽然危险,但起码能吃得饱饭。
如果这些差役老爷没有骗人的话,在军队里,隔上十天半个月,还能吃上rou呢!
就算吃不上rou,但只要日日都能吃饱,也已经很好了。
总比天天土里刨食,种出来那么多粮食,却吃不上一顿饱饭强啊!
------------
第095章 碰壁
彭金锁和王大河在柳条沟,停留了差不多一整天,快到天黑才离开。
柳条沟是个穷地方,人口也不多。
拢共才四十八户人家,竟然征到了八十名正兵,四十名民夫。
整个柳条沟,竟然连一户舍得掏银钱或者粮食出来,用以抵扣征兵名额的人家都没有。
彭金锁看得直咋舌:
“看来还是我娘亲疼我。”
王大河连连点头。他也觉得彭金锁摊上了一对绝世好爹娘。
王大河这个差役的职位,是从自己老爹王老拐手上,继承下来的。
为了跟继母生的弟弟争这个职位,王大河使出了浑身解数。
眼瞅着他爹王老拐的心,越来越偏向继母生的弟弟。
王大河一咬牙、一瞪眼、发了狠,跑去跟郑家借了一百两银子的高利贷,从人牙子手上,给老爹买了个如花似玉的小妾回来。
一见到那个十六岁的小妾,老爹原本偏到了咯吱窝里的心,一下子就偏了回来。
王大河如愿以偿做上了衙役,可他付出的代价、也着实不小。
那一百两银子的高利贷,他省吃俭用、节衣缩食,把衙门发的粮饷和自己捞的外快,统统都攒了起来。除了填饱肚子,几乎一个铜板都舍不得花。
就这么拼了命地节俭,他也足足还了三年,才终于还把这笔债给还完了。
高利贷这玩意儿,真是碰不得!
为了这事儿,继母把他恨到了骨头里。每当逢年过节,他拎上两瓶酒、一袋槽子糕,回家去看老爹,继母都恨不得拿个大扫帚,把他连人带东西一块儿打出来。
但彭金锁这个职位,却是用真金白银,从县太爷的七姨娘那里,走门路买进来的。
前前后后,花在明面上,大家看得见的,就有五十多两银子。
若只是为了抵征兵令,单这五十几两银,都够抵十几个名额的了!
唉!这就叫同人不同命。羡慕不来!
什么事儿就怕一个“比”字。这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扔!
王大河歪着头,斜着眼,从头到脚地把彭金锁打量了一个遍。
彭金锁个子不高,五短身材。平日里养尊处优的、rou皮子还挺白净。
一张圆圆团团的脸,两道浓浓的卧蚕眉,眉毛底下两只肿泡眼,一个矮趴趴的蒜头鼻子、两片厚嘴唇……
看着其貌不扬,但挺喜兴,倒也算得上有几分福相。
不过,做衙役的,倒也用不着相貌堂堂。
像自己长得这么俊,纯属浪费!
王大河暗自腹诽着彭金锁的模样,这最后几个字,就一不留神嘀咕着出了声儿。
彭金锁对王大河的视线,也不是一无所觉。
听到他说话了,忙侧耳细听,却只听到了“浪费”两个字。
他笑么滋儿地堆起一张笑脸:“大河哥,你说啥子浪费?”
“没啥。咱俩这回任务完成得不错,只可惜,柳条沟这破地方,榨不出什么油水。
明个儿去靠山屯,可就都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