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都听到了,火不是苏香减放的,而且确实有个不穿衣服的仙女姐姐出现了,我都没骗你吧。”
青青回到房后,对着正在冥想的谢必安嘟哝道。
谢必安半睁着眼,什么话都不说。
“对了,郭老先生呢?昨天我都没见到郭老先生,也不知他又飘去了哪里。”
……
“喂!喂!我在和你说话呢,怎么不理人啊。”
谢必安缓缓睁眼道:“我在冥想,冥想,你懂吗?”
“我当然知道啊,源源也经常玩这个,说是人要学会在空寂中内观。所以,谢大人,你观察出什么来了么?”
“观察出了不少东西来,你要不要听听?”
青青做了个请的手势,然后坐下来给自己沏了一盏茶。
“你还记得虞山上的那群野鬼吗?虽说我才还阳不久,法力不足,但也远不可能制服不过那么几个野鬼的。而事实,我们都看到了,野鬼们根本不怕我这个白无常,还敢还手?我一直在想,究竟是谁给他们的勇气。”
“可能是……他们死太久了吧……”
“后来我便想到了维摩寺。”
“维摩寺?”
“说到这个,更是奇怪,维摩寺离野鬼聚集的地方这么近,和尚们居然不为他们超度升天,似乎还很融洽地相处了几十年?”
“确实有点奇怪。”
“直到这几天,我翻遍了常熟历年县志,发现南宋隆兴元年时,曾有位高僧造访常熟,降住了当地一个自称摩呼罗迦的魔女。之后高僧就把此魔女镇在虞山山顶,并募集资金修了一座寺庙,用以供奉并看守此魔女。”
“就是今天的维摩寺?”
“因为摩呼罗迦这个词,最早就是出自《维摩经》卷二。”
“噢……可是这和野鬼有什么直接关系呢?”
“几百年过去了,人们早已淡忘了这个传说,谁知道那座塔下是不是真的镇压过什么魔女,也不会有人在乎这一切的前因后果。但与昨夜的所有经历结合一想,或许,这并非仅仅只是一个传说。镇在塔下的,或许就是你说的那个不穿衣服的仙女姐姐,更准确地说,是魔女姐姐。而这个魔女,也深深地影响了住在这附近的每一个人,和每一个鬼。”
“那群野鬼,是受了这个摩呼罗迦的魔气度化,所以鬼气和人气都已经很淡了。他们既不惧怕你,也不愿谋得早日超生,就是因为魔,已经控制住了他们。若果真如这般推断,那么,维摩寺的和尚们,会不会也……”
“所以,想要了解更多真相,我们就不能指望维摩寺的和尚了,我决定,去找他们的对家。”
“对家?”
“常熟除了这座百年古寺之外,更有一座千年名观——”
“这个我知道!始建于南朝的乾元宫!”
乾元宫。
气象恢弘,高厦广殿,依山造势,蔚为壮观。
真真一处缥缥缈缈的仙家福地。
宫外刻有众多历朝历代名家的题咏,甚至连本朝的大家沈周、文征明的题咏在这里都显得排不上号了。
跟随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童进入坛北三清大殿,抬头便见“金阙寥阳”四个金色大字。
小童骄傲地介绍道:“这可是当年宋徽宗来本观拜访时,亲笔所题。”
走出三清殿,来到紫微殿,见到十二尊雷神铜雕像,栩栩如生。
小童又更骄傲地介绍道:“这十二尊雷神雕像是宋之大家刘鸾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才雕好,只为赠予我们乾元宫的。”
绕过紫微殿,穿廊前往雅集亭时,途经一片七星桧树林。
小童又更更骄傲地介绍道:“这一片七星桧树是南朝时张道裕张真人亲手栽植的,生长了近千年。”
吹嘘完自家道观的资历后,小童毕恭毕敬地对雅集亭中一位衣饰华丽的道长请道:“师父,两位贵客已经带到了。”
“嗯,你先下去吧。”
“是,师父。”
但见那孙质隐头戴紫金冠,身披灰鹤氅,丰采异常,仙风道骨。看得出是位修行多年的高人。
谢必安率先开腔道:“孙道长,为何邀我们在此处相会?”
“两位,不就是为了虞山的那个魔女而来的吗?”孙质隐懒洋洋地遥指远方的虞山山麓:“在本观内,只有这个角度才能全面地看到镇魔塔全貌。两位既为此而来,自然要在此亭相会了。”
“孙道长是如何得知……”
“哼,连一点未卜先知的本事都没有,还怎么敢接待白无常谢必安的大驾光临呢?”
……
谢必安警惕地盯着孙质隐,孙质隐也虎视眈眈地盯着谢必安。
剑拔弩张。
青青连忙打圆场道:“孙道长知道那镇魔塔的来历么?”
“南宋隆兴元年,江南一带出现了一个作恶多端的魔女,无人知其来历,只知其自称摩呼罗迦,常化作妖冶女相,惑乱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