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道!阿道你怎么……啊——”
惊呼声响起,推门而入的几个人被眼前的景象吓得呆住,都直愣愣望着地上躺倒的那人,片刻之后,才又七嘴八舌地乱嚷起来。
“快看看他还有没有的救?”
“快去找老爷要五灵攒心丹!”
“用不着了!人都死了还有个屁用!”
“小三子,快去禀报老爷知道……”
有人答应一声,蹬蹬蹬跑了出去。
不一会儿,一位身材Jing瘦,鹤发童颜的老者急匆匆走了进来,身后还跟着若干侍从。屋里众人见了急忙躬身施礼,然后纷纷避让两旁。随着众人让开,老者一眼便看到了地上躺着的人。
或许那已不能被称之为“人”,因为他已经是一具尸体。这人显然是中毒而死,裸露在外的皮肤均呈紫黑色,身子佝偻,手指缩成鸡爪状,指尖也是紫黑色。
老者走到近前,蹲下身子,毫无顾忌地用手翻开尸体的眼皮看了看,又命人取来银针,从尸体的喉头刺入,然后抽出来送到鼻端闻了闻……越是查看,老者脸上的表情越是诧异,到最后他甩手站了起来,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,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极低声音喃喃自语:“奇怪?太奇怪了!难道除了我夏侯桐,还有人知道这药……亦或者,这只是个意外?”
在梁国,提起夏侯世家,恐怕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百多年来,夏侯世家以Jing妙的医术代代相传,族内子弟几乎个个都有绝技在身,随便拎出一人,都可成为令一方百姓竞相推崇的神医。
渐渐的,便有了“天下神医出夏侯”这句话。
夏侯世家不仅代代出神医,更代代出御医,这大约是应了“学得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”那句老话吧。梁国开国以来历任皇帝当中,有多少位曾得夏侯家的人妙手回春救过性命,恐怕一只手都数不过来,夏侯世家的荣宠亦由此而来。
到今日,夏侯世家第四代传人夏侯桐,便身担大内一等御医之名,亦曾救过当今皇上的性命,又鼎力配合皇上探求长生延年之术,自然而然便成为皇上最宠信的内臣。
夏侯桐贵为皇帝身边亲信,在江湖上,却也有从者无数。
按理说这多少有些不合规矩。只因自古以来,江湖庙堂总是各行其道,你尊你的武林盟主,我跪我的真龙天子,只要表面上的平衡还维持得住,那么最好互不干扰,用不着今日我围剿你明日//你颠覆我,闹得个鸡飞狗跳不得安宁。而身在江湖者不齿攀权附贵,高坐明堂者不屑结交草莽,也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。
偏偏就有那么一种人,可以庙堂江湖兼而有之,那就是医者。
夏侯世家的人,便把这种兼而有之发挥到了极致。他们中既有人入深宫大内,掌御医之职,也有不少在江湖行医济世,结交武陵豪杰,时间长了,族内渐渐便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,即夏侯家人可入朝为官,但仅限在太医阁治病救人,不许利用医术结党营私,妄议朝政;可结交江湖豪士,习武强身,但除了悬壶济世,不许以江湖人自居,更不许加入任一帮派,助人为恶。
在这样的祖训下,夏侯桐出江湖入庙堂,皆混得如鱼得水,地位超然,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。
医者必Jing于药,而用药和用毒,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,药用不对亦成为毒,毒用好了亦可当药。
身为一等御医,夏侯桐在用药和用毒方面都算得上顶尖之人,七八年前,他研制出一味看去和蜂蜜一般无二、且味道也相似的药浆,起名为“蜜之香”。
而眼前下他的贴身侍卫刘阿道,正是死于这药下。
能做夏侯桐的贴身侍卫,阿道的武功自不必说,绝对在一流高手之列,只是那蜜之香味道香甜诱//人不说,吃到嘴里也与蜂蜜差不多,普通人绝难分辨得出,也难怪阿道不知不觉中了招。不过最让夏侯桐感到诧异的是,除了他本人,没人知道蜜之香是有毒的,或者说蜜之香其实不能完全算作是毒药。
蜜之香的研制本是无心之为,后来夏侯桐发现它有驻颜的功效,将这种蜂蜜样的汁ye混合在香脂中擦脸,可令皮肤光滑水嫩,看上去青春焕发,容颜不老。于是他便将其当作一种小玩意献给皇上。皇上用了之后连连称赞,后来又赐入后宫,上到皇后娘娘下到嫔妃贵人,无不喜欢。再后来,一些皇亲国戚、高官大臣府里的女眷们,也都托人寻门路到御医阁索求,夏侯桐也乐得偶尔用它来送人情。
这些年下来,蜜之香虽然算是大内御药,但因为功效单一,倒也谈不上有多珍稀,只不过价格比较昂贵罢了。
只是这药暗含的毒性,他却从未和人提起过,这倒不是他的疏忽,而是因为蜜之香毒性甚微,且在特殊状况下才发作,首先,要服下超过三钱的剂量,其次,服下之后在十二个时辰之内,再饮下至少半斤烈酒,才会毒发身亡。试想那些后宫嫔妃、夫人小姐们,花重金托门路拿到手中的蜜之香才不过一小瓶,每日以滴计数混入香脂,就算有人突发奇想,起了服用的念头,也不可能舍得服下三钱之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