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粮票和十五块钱,还给每个学生发了几张澡票。
&&&&傅冉带湾湾,颜冬青带蛋蛋和国师,一家五口全去了洗澡堂。
&&&&热腾腾的水汽一蒸,湾湾痒的直挠小脸,nai声nai气喊:“痒,痒!”
&&&&傅冉忙摸她脸,左右脸蛋上各长了个板疙瘩!
&&&&“杨亦玄!”
&&&&国师大人姓杨,字亦玄。
&&&&此时的国师大人已经被万岁劈头盖脸训了一顿,自个坐洗澡池子里,恹恹的趴在水泥台子上,愧疚的不说话。
&&&&倒是蛋蛋,抓抓脸,光着小屁股过来安抚,偷偷道:“我爹就这样。”也没少训他。
&&&&这些天风里来雪里去的吃喝玩,两人不觉间就建立了革命般的友谊,国师大人咧嘴笑了笑,坏心眼伸手拉拉蛋蛋的小蛋蛋,跟他“握手”。
&&&&蛋蛋忙夹腿,一脸羞愤,趿拉着塑料拖鞋,哒哒去找他爹。
&&&&杨亦玄捏他蛋蛋!
&&&&日子过得鸡飞狗跳,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,街道办事员来发粮票,特意挨家挨户叮嘱:“到明年,粮票就取消了!”
&&&&取消粮票将意味着以后想买多少粮就买多少,再也不愁买不到粮,再也不怕挨饿!
&&&&一两,三两,五两,一斤,五斤...花花绿绿的一沓,国师两眼放光:“主子,臣掐指一算,集齐整套,四十年后必发大财!”
&&&&傅冉将信将疑:“真的?”
&&&&国师脸色一正,露出几分高深莫测:“自然。”
&&&&傅冉还是信他的,不同面值的粮票各留了一张压箱底。
&&&&临近除夕,傅冉在家发馒头,高雪梅挺着肚子过来了,手里还拿着报纸,进门就道:“小冉,你上报纸了!”
&&&&高雪梅在邮局上班,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报纸期刊,大大小小的新闻她知道的也多!
&&&&“我上报纸?”傅冉不是不惊讶,从厨房出来:“上什么报?”
&&&&“快,你自己看看。”高雪梅把人民日报递给她。
&&&&对开的报纸,油墨印刷,头版就是刺绣展的消息,她和孙老师绣的《虾》被国际友人花两万美元拍了去,是国内送出的展品中竞价最高的作品!
&&&&傅冉不清楚时下国际汇率,但能肯定,两万美元对国人来说,绝对是天价!
&&&&不到晌午,傅冉班上的班长找来她家了,给她带口信:“傅冉同志,孙老师让你下午去趟学校!”
&&&&作者有话要说: 国师:本座真有几分本事,真会掐指一算~
&&&&太子:呵呵,瞎几把胡扯
第104章 22号一更
&&&&时下美元跟新币的汇率是一比两点五, 即是说,一美元能兑换两块五,两万美元能兑五万。
&&&&能买下什刹海这座三进官宅!
&&&&这五万块公家一分钱没拿, 全给了学校, 最后自然是落到孙老师和傅冉的头上。
&&&&赶着寒假,学校空荡荡的, 只有办公室开着门, 傅冉到的时候, 办公室除了孙老师,还有校长和党支部书记。
&&&&“小傅,来了啊,快进来坐。”孙老师乐呵呵的, 脸上洋溢着喜气。
&&&&傅冉依言进去坐下, 又跟校长和党支部书记打招呼。
&&&&这次刺绣展,让孙老师和傅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,校长和党支书不由得对这师生两另眼相看。
&&&&“老师,您让我来...”
&&&&孙老师笑:“让你来当然是给奖励。”
&&&&孙老师和几个校领导都商量好了, 准备把两万五千块分给傅冉,剩下的两万五,孙老师都捐赠给了学校,当做贫困补助金,给有需要的学生。
&&&&他老人家一个,有吃有喝有住,要这么多钱没用, 子女也都支持他这么做。
&&&&“小傅啊,你可得好好谢谢孙老师。”校长笑道:“不是他带你参展,你哪有这么好的机会!”
&&&&傅冉点头道:“是是,是要谢谢孙老师。”
&&&&孙老师摆摆手,没放在心上,也不大喜欢校长这说法:“还是年轻人自己有本事,要不我再带也没用,扶不起的阿斗再扶也是烂泥巴。”
&&&&他说话直,校长讪笑一声:“是这个理儿,小傅这水平能执教了!”
&&&&傅冉一听,忙道:“我还得多学学。”
&&&&校长道:“年轻人谦虚是好事,可也得懂当仁不让,你这水平,就是执教也不会误人子弟。”
&&&&校长言语间不掩想聘傅冉执教的意思,以她现有的名气,日后必定是要有番作为。
&&&&傅冉先没应,只是道:“校长,教书育人是大事,我得好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