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。
&&&&&&太医院里有他好几个徒弟,现而今也都能够独当一面,他在这时候告了假,她可以不去追究,只是指了到寿康宫来请脉的人……她原以为除了郑恪这个他的得意高徒之外,应该是曹雍或是陈贺然,这两个在宫里待的久了,跟着章瑞之的时候就更久,好掌握,也更容易拿捏。
&&&&&&怎么会是吴子镇呢?
&&&&&&郑恪不敢骗她,那也就是说,这个吴子镇,的确是个中好手,医术高明的很。
&&&&&&高太后有些犯了难。
&&&&&&倒也不是说她怕事情捅出去,只是真要多了个不相干的人知道,毕竟多了一分麻烦,这个吴子镇要再不识趣儿些,捅了出去,她还要分心来料理善后。
&&&&&&他是平头百姓倒还好说,要是……
&&&&&&“春儿,叫人查一查这个吴子镇的底细。”
&&&&&&春喜心一沉:“奴才知道了,这个吴大人,您不往宫外交代一声吗?”
&&&&&&“暂且不必。”高太后手指点着,一下下的,点在锦被上,“郑恪是什么都知道,但吴子镇,一时还说不准,而且就算他真是知道了些什么,年纪轻,旁人对他的猜疑会少一些,说不定,能够为我所用。”
&&&&&&春喜显然并不赞同此言,就多劝了两句:“可他是太医,要是看出不对劲儿的话,怎么会……”
&&&&&&“那我就再教你一招,杀鸡儆猴。”高太后冷笑一声,“自个儿参悟参悟,能想明白不能?”
&&&&&&杀的,是郑恪这只鸡,儆的,就是吴子镇这只猴。
&&&&&&当权者动动手,就已经是有人入生门,有人踏死路的。
&&&&&&吴子镇是幸运的,可也是不幸的。
&&&&&&他本可以简简单单的行医,不过……若非他年轻,又生了一副好皮囊,看起来是那样无害,令人不设防,只怕下场,也不会好到那里去。
&&&&&&春喜心下长叹不已,在主子要为贵主儿铺平的这条路上,还不知要流多少血,杀多少人。
&&&&&&这一路上,满是血腥,既然将来事成,贵主儿她,也是踩着无数人的白骨,走向那个位置去的。
☆、第九十章:送口信
&&&&&&第二天一大早,郑恪匆匆忙忙的往太医院去当值,他才入了太医院没半个时辰,春喜就带着寿康宫的小太监们找到了太医院来。
&&&&&&彼时吴子镇已经身在职上,见了寿康宫来人,又听是叫传郑恪去的,他眉心几不可见的一蹙,看向郑恪的方向。
&&&&&&然而郑恪却连看都不曾看他一眼,径直的收拾了东西,便跟着春喜出了门,一路往寿康宫而去了。
&&&&&&及至入得寿康正殿,高太后已经用过了早膳,就端坐在主位宝座之上,等着他的到来。
&&&&&&郑恪一看这个架势,心中便暗道了一声不好。
&&&&&&高太后是多疑的人,只怕吴子镇是逃不过这一遭的猜疑的,一大早就叫了他来,应该是为了昨日事情无疑,而春喜往太医院去却不背着人……高太后是故意做给吴子镇看的。
&&&&&&他心下咯噔一声,上前几步,跪下身去,磕了个头,没说话。
&&&&&&高太后同春喜摆摆手,示意她带着人退下去,而后才似笑非笑的叫了郑恪一声。
&&&&&&郑恪始终低着头,能看得见旁边儿的裙摆飘动,知道那是春喜等人退出殿外的动作。
&&&&&&此时又听得高太后一声叫,吓得一个激灵,忙回了神:“臣在。”
&&&&&&“昨日那个吴太医——是姓吴吧?”她不确定似的,扬了声问一句。
&&&&&&实则她心里是已经有了数的。
&&&&&&春喜到底跟着她也有年头了,办事儿从来叫她放心又省心,说叫打听这个吴子镇的来路底细,一大早的,丫头就已经有了大概的信儿。
&&&&&&事情果然要更为棘手一些。
&&&&&&吴子镇他并非是寒门出身,吴家也更不是没名没姓的人家。
&&&&&&他出身阳夏吴氏,虽然到了这一朝这一代,什么名门望族都已成了过眼云烟,可毕竟有曾经的名望在,且吴家从吴子镇爷爷辈儿算起,世代为医。
&&&&&&吴子镇的爷爷,当年也入过太医院,可他为人过于刚直,受不了诸多规矩的约束,便自己辞了官返乡。
&&&&&&吴家人在民间的声望,倒是不能轻易小觑了的。
&&&&&&郑恪心里面七上八下的,可是又不敢不回话,想了会儿,点点头,应了个是:“是姓吴,阳夏吴氏的后人。”
&&&&&&高太后啧的咂舌,又长长的哦了一声:“他昨儿个出宫之后,跟你说什么了吗?我的这个病,他怎么说?”她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