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始飞快地在屏幕上编辑。
“那么,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来参加作者大会吗?到时我也会在场,青鸾,我好想见见你。”
“我每日每夜都在想着你。”
他接连着又发了一条。盯着屏幕的目光越发灼热起来,恨不得灼出一个洞来。
不接触不聊天还好,一旦有了这个机会,他便恨不能把他所有的念想全部摆出来,告诉他,他有多想他,有多疯狂地渴望着他。告诉他,他与他一样是个Gay,他们可以在一起,可以像他所有文中的攻和受一样,去享受那极致的欢愉……
方易白的眸光陡深,他打开抽屉,从里面拿出了叶清峦的照片,轻轻地捏在了手心里。
照片上,少年的面容令他总也看不厌,不,怎么会厌?他分明是一次比一次沉沦。
他忍不住地,伸出手指碰了碰照片上那浅粉色的唇瓣,一碰却再不愿离开。
方易白深深地阖上了眼眸,吐出一口浊气。小腹的热流渐渐汇集,身下的某处已经肿胀不堪,他眷恋不舍地放下了那张照片,然后起身去了办公室里间的浴室。
凉水打在身上,冷丝丝的,却浇不灭他心里的欲火,他闭上眼,一拳打上沾着水的白瓷砖墙,企图释放心下的那股邪火。
正在这时,哗啦啦的水声外却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敲门声。
那敲门声不去理睬反倒愈发大了起来,终于,门外传来顾晓棠的急呼:“老板,你在吗?”
方易白通红着双目地睁开了眼,猛地关掉了花洒,不耐地沙哑着嗓音喊了句:“有事?”
第18章 办不办了
隔着办公室和浴室两道门,方易白的声音听得很不真切,顾晓棠没注意到异样,继续咚咚地敲着门。
敲到第三下,门霍然从里面打开,方易白穿戴整齐,只有那Jing炼的短发上沾了水,shi气蓬勃。没有去管头发上的水渍,方易白斜挑着剑眉,深邃的眼眸眯起,话一开口就让顾晓棠感到莫名的压迫。
“什么事?”很简单很低沉的三个字,却叫顾晓棠听出了股隐忍的不悦。
她打了个哆嗦,奇怪地瞥了眼方易白,却看不出问题来,只得硬着头皮道:“出、出事了。”
说完忙把手中的平板递过去,生怕对方嫌慢。
平板上显示的是微博的界面。那上面,有一则消息格外扎眼:
“据某业内人士透露,国内出版业乱象丛生:网络文学作者为求出路,甘愿被实体编辑‘潜规则’;实体编辑为迎合市场,半推半就与网文作者形成共生关系。”
这则消息很长,是一篇堪称“内容详实”“爆料惊人”的长博文,作者一看便颇有功底,叙事不疾不徐,见不到半分情绪流露,字里行间都标榜着自己的客观、公正,却又隐隐地激起大家的愤慨。
作者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地点出文中所谓的“编辑”与“网文作者”是谁,而是先从当前网络文学和IP市场的虚假繁荣讲起,指出现在如火如荼的IP市场不过是泡沫经济的假象,充斥着大量劣质、低俗的作品,这些作品使得IP市场已经饱和,过不了多久,投资方便会纷纷撤资,从而使网络文学这块领域更加惨不忍睹。
接着,这作者又话锋一转,承上启下地指出在这种境况下,网络文学作者的生存境遇凄惨而又令人不齿。一些人经过了几年几年的苦熬,经过了日更六千、日更上万字的折磨,依然无法从过度饱和的小说市场中脱颖而出,得不到读者的青睐,这便注定了他们无法从IP市场最后的热度里捞一笔金。于是,某些作者为了寻找退路,便盯上了出版业这块虽然不能大赚,却也十分稳定、坚实的领域。
正是在这里,这篇博文的作者开始含沙射影地透露一些信息。
他写道,“国内某家大型女性向文学网站里,有一个以写耽美见长的作者正面临这种窘境”,“这个作者曾经名气很大,作品也多,然而在苦熬几年依旧没有卖出影视版权后,江郎才尽,读者流失,到最后竟然自甘堕落,该作者为求上位,与国内某顶级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”,“该编辑是这家出版社的网络文学策划主编,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一场商业上的交易。网文作者出色,编辑出资,交易完成后,双方各有所得”。
方易白看到这里,面色已经黑沉一片。他克制地抿了抿唇角,看到了最后一段话。
“就像是该出版社马上要举办的作者交流大会一样,出版社将这位作者赫然列为座上宾,显然能够增加话题讨论度和人气,而这位作者一旦出席了,也会从此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资源。这并没有什么错。只可惜,在这场资本与美色的交易中,真正的文学净土正在离我们远去。”
文字到这里戛然而止。
全篇仿佛并没有批判谁,指责谁,语气虽尖锐但绝算不上刻薄,甚至还隐约透露着悲天悯人的意味,可越是这样,越能激起网民的无限遐想和愤怒。
方易白简略地看了看评论,眉头深深地皱成一道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