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回了阳城就有rou吃了!镇南军留下好多rou,都是我们的了!”
&&&&伴着吃带来的力量,搬运粮草的队伍先一步出了城,却没有往阳城去,而是在城外数里处驻扎下来,生火做饭。
&&&&押解俘虏的一队则笔直朝阳城而去,剩下的一队则要留在千水城疏散百姓。
&&&&百姓太多,全部迁回阳城不现实,阳城也装不下这么多人,只能让百姓在千水城外暂留,等着洪水退去。
&&&&在西北军的维持下,百姓有条不紊地往城外去,在城外临时支起的避难营内安顿下来。
&&&&麦子箫正站在千水城墙上守着部队疏散百姓,远远看到一位副将策马而来,老远就在喊:“将军!!上游决堤了!!”
&&&&“……”原本只是想利用洪涝,这下自己都要被洪涝冲走了……
第66章 066
&&&&麦子箫看一眼城里还有大半未来得及转移的百姓, 又扭头看向搭建在城外的临时避难所, 立刻吩咐正在城墙之下等着她指示的副将:“通知行军总管, 护好粮草, 绝对不能被淹!将避难点迁到高处去!”
&&&&“是!!”副将驾了马往才搭建起的避难营去。
&&&&麦子箫从城墙上下来, 把上游决堤的事情告诉正在安排避难的一二军副将,让他们加快速度, 务必要赶在千水城被淹之前把百姓全部转出城外。
&&&&交待完后,她带着人前往上游查看情况,想知道堤口有多宽,水量有多大, 只有知道具体情况,才有可能想办法应对。
&&&&刚到离千水城不过三里地的一处小山丘上, 麦子箫就一个急停将马拉住, 身后跟来的侍卫们也都纷纷停下。
&&&&山丘前方,一片汪洋,千水河上游决堤口漫出的水已经淹到山丘之后。千水城外的稻田已经被淹了大半,洪水还在往千水城方向漫延。
&&&&麦子箫眉头一皱, 意识到情况可能会超出她预期。何老说晚上还有暴雨, 那受灾面积还会不断扩大, 千水城自然不用说, 涝灾会淹掉多少地方已经不能预测。
&&&&放眼望去,决堤的缺口大约有两里,但晚上暴雨一来,这口子一定会被冲得越来越大。
&&&&麦子箫调转马身往千水城奔去, 找到昨晚负责断河的一军副将,问他断河用的沙袋还在不在,副将说随手扔在了河边上。
&&&&麦子箫立刻让他带人去把沙袋运回来,带上一队人,去把河流上游的决堤口给堵上。
&&&&副将领命离开后,麦子箫又让人把千水城的知府找来。
&&&&千水城知府归顺镇南王,西北军入城后就将府衙给围了,囚禁了千水知府,这会儿知府应该还在府衙内。
&&&&城内的水越来越深,麦子箫前脚刚回到城门处,后脚决堤口溢出的水就漫了过来,连原本还没有积水的城门附近都被淹了。
&&&&这下千水城彻底成了一座水城,百姓们也起了恐慌,趟着水往城外走,加快了出城的速度。
&&&&满脸惶恐的千水知府被带到麦子箫面前,麦子箫没跟他废话,归顺逆臣一事不归她管,她只负责抓人,该怎么处置还要等皇帝的圣旨,她现在只关心洪水的事情。
&&&&盯着那头都不敢抬的知府,麦子箫语气严峻地问道:“千水府往年是如何避洪涝的?现千水河决堤,可是平日里怠慢了防洪之事?”
&&&&知府已经吓懵了,似乎完全没有听见她说话,麦子箫烦躁地踹他一脚:“问你话呢?!”
&&&&知府一个腿软跌倒在地,也终于回了点神,慌慌张张地在麦子箫面前跪着,颤颤巍巍地说:“往、往年在梅雨前会修堤固河,今、今年受战事影响……又、又因镇南军集资收税,已拿不出固河的银两……”
&&&&麦子箫不想听这些废话,打仗费钱她比谁都清楚,断了知府的话题问道:“往年是如何固河的?”
&&&&知府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一眼远处,又迅速低下头去,说:“前方的千鹰山脚有一河塘,往年在雨季前会让人将河塘水放尽,掘出塘底沙石,一来可在雨季打开连接千水河的支口,用来引流,二来沙石可作修缮河岸之用。”
&&&&“今年那河塘可是放置了?”
&&&&“是……”知府心虚得更加不敢抬头了。
&&&&麦子箫听完知府说的情况就知道今年怕是千水城要遭大难,往年城内水闸开放,从开始降雨城内便会开始排水,今年不仅没有排水,连上游的引流支口都荒废了,这就等于水会全往这边来。
&&&&城外的稻田农作物被淹不说,城内的损失也绝对一笔不小的数目,这对千水城来说是个重创。
&&&&看刚才决堤的情况,就算现在趁着河面还未太高而把缺口堵上,大概也抵不住晚上的又一场暴雨。
&&&&可就算是这样,也还是要试试看,能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