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秃的,丹绯瞧着没什么好看,但是赵萱却高兴得很,跟出了笼子的兔子一般,得小跑着才能跟上去。
&&&&丹绯心道,这秋日也不知赵格他们上山能猎到什么东西。
&&&&丹绯猜得也不错,赵格几日进山之后,转悠了许久,只周行射了一只野兔,旁的倒是什么也没见到。
&&&&“都说秋收冬藏,咱们来得还是晚了些,该藏的已经要藏起来了。”
&&&&听赵格这般说,赵和笑了笑:“再转转,说不定能惊出什么东西。”
&&&&走着走着,周行出声道:“二位殿下小心。”
&&&&二人牵住缰绳,定睛一看,果然离着两人几步远的地方,有一个小小的,极为隐蔽的陷阱。赵格听到里面有些动静,翻身下马:“瞧瞧里面猎了什么,转了半日只见到一只兔子。”
&&&&几人凑上前去,看了看,那陷阱里面困着一只通身雪白的狐狸。腿上有斑斑点点的血迹,又瞧了瞧,旁边还有些野兽的残骸。
&&&&赵格有些奇怪,开口说道:“这狐狸被困在里面,难不成还有东西给它投食?”
&&&&赵和摇头:“许是别狐狸吧。”
&&&&正说着,忽然听到身后有野兽低沉的吼声,转身一看,另一只体型大了不少的银狐,口中叼着一只兔子,前爪在地上踢踢踏踏,喉咙里呜呜咽咽地嘶叫着,一双狭长的眼睛正盯着站在陷阱附近的几人。
&&&&赵格看了一眼,开口道:“这难道是来给里面的狐狸投食的?”
&&&&那狐狸在原处,踯躅不敢向前,但是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,口中一阵又一阵的低吼,似是想将几人赶离这个陷阱。
&&&&“传言银狐都极通人性,里面这只怕是它的孩子。”
&&&&赵和这样讲,赵格笑着说道:“说不定这只来送食才是小的。”
&&&&赵和顿了一顿,方才开口:“只有父母如此怜子吧!”
&&&&这一句话说出来,赵格半晌没有出声,忽然开口对长戈说:“将陷阱里面那只狐狸取出来,看它们有没有本事活下去。”
&&&&将那只受伤的银狐从陷阱中取出来之后,叼着兔子的那只狐狸试探着向前,然后将兔子放在了赵格面前,带着还一瘸一拐的另一只狐狸往林子深处走去。
&&&&等几人从山上回来,见只猎了两只兔子,倒是也不惊奇,昨日赵格说了要同赵和一道去泡汤,她早早便让人做了准备,想了一下,安排了几个手脚伶俐干净利落的小厮侍候着。
&&&&从山上下来之后,赵格一路上都未说几句话,跟赵和一同坐在汤池里之后,忽然开口说道:“皇兄在山上的话是什么意思?”
第34章 三十四章
&&&&赵和墨玉般的一对眸子深深地瞧了赵格一眼,方才开口:“自古便是可怜天下父母心, 总是做长辈的更宽和些。”
&&&&“可也有羊羔跪ru乌鸦反哺。”
&&&&这是赵格同其余几位皇子最不一样的地方。
&&&&皇后将他护得太好, 皇帝也放纵了一些, 虽然聪慧却也不惹事生非,有些像寻常人家的孩子,家产富足万事无忧,孝父母悌兄弟, 有些事情,不知是真的懵懂,还是不愿相信。
&&&&“五郎还记得吏部大火吧?”
&&&&赵格点头。
&&&&“你也觉得,是书吏疏忽所致?”
&&&&赵格看向赵和,既不点头也没否认。
&&&&“我从邺城回来之后, 查出吏部前些年官员考核漏洞百出, 一场大火便将近十年的记录付之一炬, 五郎还记得上一任吏部尚书吧?”
&&&&赵格当然记得, 太子少年时期的太傅, 春天的时候便乞骸骨回乡去了。出声道:“二皇兄的意思是,这便是父皇的宽和之处了?”
&&&&赵和凝神看向赵格:“只是父皇不仅为父, 更要为君。”
&&&&赵格忽然有些看不懂赵和,就算是平日再亲近, 太子也是他同母的胞兄, 更何况皇后对他也有养育之恩, 压了压心头的怒火, 问道:“那皇兄的意思, 是想取而代之么?”
&&&&赵和摇头:“五郎说道乌鸦反哺,我在凤禧宫长大的,不会做这种狼心狗肺之事,入朝也只是想做能臣。”
&&&&“那皇兄今日何必要说这番话。”
&&&&“五郎你自小聪慧,定然明白,父子君臣,一切都由父皇定夺。”
&&&&汤池中蒸腾着白色的水汽,赵格却仍将赵和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,他从小便对这个养在母后膝下的兄长深信不疑,赵和也从未跟他说过半句假话,房间的侍从早已在二人开始说话之前便已退了下去,只听得时不时冒出来的咕咕嘟嘟的水泡声。
&&&&赵格忽然大笑:“既然一切由父皇定夺,那现在思虑再多也不过徒增烦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