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她这么凄惨的份上,也不会再拿她如何。
&&&&但是,汾阳侯上奏章,恳求皇帝仍然继续此案的审理。原因在于,筱贵妃还牵涉其中。而且,刑部大狱里的那个朱知府,天天吃饱喝足了就开始嚎哭喊冤,还唱作俱全,一意要为死去的女儿讨个公道。
&&&&没办法,尽管皇帝也不想让这事儿再继续下去,可只能捏着鼻子准了汾阳侯的奏章。他很清楚,这是爱妃在与他别苗头。没找到晏玉质,爱妃的这股别扭劲儿还会持续下去。
&&&&这一日,天气Yin沉,秋风凛冽,已经有了隆冬的几分气象。
&&&&前来迎接宗政谨的人,真不少。朝廷方面,派出了御史台和刑部的几名官员。如今宗政家圣宠优厚,谁也不敢小觑了这位宗政家的新贵。
&&&&宗政谨自家的老老少少,除了女眷,男丁尽数来迎,包括了如今正在宗政家学里念书的孙儿们——为了今日,家学特意休假一天。
&&&&大房的宗政阁老如今深受皇帝信赖,每天都要进宫面圣,尤其今日是小朝会之期,实在脱身不得,但他把两个儿子和孙儿们都打发过来了。
&&&&二房也没有怠慢,除了同样要出席小朝会的兵部尚书宗政儆,二老太爷宗政谌亲自带着嫡出庶出的儿孙们到场。
&&&&一时间,城门处乌泱泱挤满了宗政家的老少男丁。城门官哪里敢怠慢,陪着笑脸忙前忙后,带着兵丁们搬椅子拿桌子,上好茶好点心尽心款待。
&&&&当然,宗政家不可能做出欺负人的事儿。宗政侑出面,拿了银子很客气地打赏给城门官,直乐得这城门官走路都是飘着的。
&&&&宗政恪自然也要来迎接祖父。她坐在马车里,一边等候去探听祖父行踪的探马回报消息,一面与二伯祖父宗政谌说话。L
☆、第383章 昆山的凄惨下场
早就听宗政谨说起过,要论起读书的天资,二伯祖父是他们三兄弟中的翘楚。二伯祖父年轻时还去过镜庭书院求学,在那儿读了三年书。
&&&&但,从书院回来后,他从一个健全人,变成了缺少一条腿的残废。发生了什么事,他始终不说,直恨得另外两兄弟差点打上大齐帝国,到镜庭书院去讨问公道。
&&&&从那以后,二伯祖父就息了科举入仕的心思,全心专注于家族产业。在他掌管家产的第二年,公中的出息就增加了三分之一!
&&&&一直到如今,哪怕三兄弟已经分了家,另外两兄弟的一些家产仍然托付在二伯祖父手里经营。由此可见,三兄弟之间相互信任的情谊有多深。
&&&&宗政恪早就登门拜访过二伯祖父,对这位心性坚毅的长辈非常尊重和敬佩。完全可以说,这一脉能有如今的风光,大伯祖父固然功不可没,但若缺少二伯祖父的财力支持,也是不可能的。
&&&&二伯祖父不再科举,却依然手不释卷。宗政家学藏书馆是天幸国首屈一指的大书馆,据说连皇家藏书馆的馆藏都大有不及,这都是他的功劳。
&&&&他出行的马车,不说如何华贵如何舒适,最显眼的就是一座小书架,上面放置着他最近正在研读的若干书籍。
&&&&宗政恪登上马车之后,飞快地扫了一眼书架,不禁暗暗称奇。显然二伯祖父博览群书,爱好广泛。他的书架上,男人喜欢的经史子集、诗词歌赋、兵书地理等书就罢了,居然还有女子爱看的话本小说、志怪传奇。
&&&&二伯祖父拥被半卧,一位绮年玉貌的丫环拿着美人槌给他松筋骨。见宗政恪来了,他温和一笑,示意她坐下,又吩咐那丫环倒茶:“上回你爱喝的雪山金叶,我又弄了点来。”
&&&&宗政恪立时就笑了,从袖袋里抽出一本书。双手捧给二伯祖父:“您前次提及不曾看过此书原本,今儿我给您带来了。”
&&&&二伯祖父眼睛闪闪发光,抢也似地接过这本书,一看便知正是自己心心念念了许久的原本。喜得不知如何是好。他道:“定是你从半国先生那儿取来的吧?半国先生可恼了?”
&&&&宗政恪摇摇头,笑道:“您让我带给外公的那块奇石,外公爱如珍宝。他一听我说您久寻此书,二话不说就取了来让送给您。”
&&&&“那就却之不恭了!”二伯祖父忙命那丫环去取书匣来,要把这本书先存放好。日后再细细赏玩品鉴。
&&&&一时收好了书,闲话家常。二伯祖父说起日前亲眼见到昆山长公主的事情,感叹道:“天家无情,果然不错。好歹也是曾经千娇万宠的长公主,竟落到自卖自身到青楼的地步。”
&&&&这事儿,宗政恪也知道。在太后懿旨下达的当天,昆山长公主就被先放了回去。等待她的,却是长公主府与安国公府都拒而不见的后果。至于皇宫,她更是别想回去了。
&&&&因被废为庶人,她那身穿戴皆违制。于是很快就被衙门里的人给扒走,落得个身无分文的下场。总算中衣还是极品衣料裁制的,她便去衣铺以衣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