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夫惋惜的摇摇头,医者仁心,看他们伤心难耐,又继续道:“生老病死皆是命数,若是你们肯,给老太太开些温补的药慢慢喝着,若是能挺过半月,或许会有转机。”
这话可真如救命稻草一般,杨冬湖抹抹眼泪,急切道:“转机?也就是说nainai还有救?是不是?”
“只是说或许会有转机,病痛之事难说。”
“有转机就有希望,大夫,还请您开个方子。”
大夫长叹一口气,招呼赵洛川与他一同回去拿药。
杨冬湖守在老太太身边不离开半分,老太太这一睡,转脸就到了傍晚时分。
朱翠兰一早听说后就心发慌,但她被桃乐缠着脱不开身,中间过来瞧过两眼,赵方初与老太太感情深厚,陪着杨冬湖一起坐在床边守候。
杨安锦晌午给他俩送了饭来,二人谁也没胃口吃,直到老太太悠悠转醒,他俩才松懈几分。
“nainai。”世事难料,杨冬湖哭红了一双眼,叫出声的嗓音都在颤抖:“nainai你渴不渴,想不想喝水?”
老太太点点头,赵方初转身端了碗温水,一点点的喂老太太喝下。
喝完了水老太太觉得嗓子才好过一些,人也清醒几分。
桌子上还有一碗早就煎好的药,就等着老太太醒了喝,这会儿都凉了,赵方初端出去又重新热一遍。
老太太有了Jing神,示意杨冬湖将她扶着半坐起来,看着他通红的双眼,温声道:“冬湖,别哭,nainai累了,就想睡一会儿。”
“嗯,我知道,想睡会儿咱就睡会儿,睡饱了就有Jing神了。”
老太太轻轻拂过他的额角,笑道:“nainai的身子nainai自己知道,我活了这么大岁数,要不是牵挂着你,早就不想活了,可怜你还要看顾我这一把老骨头,这一年多的舒心日子,我也算赚了,再没什么遗憾。”
“nainai您说什么呢,若不是您,我哪有今天,照顾您是应该的,我还没好好回报您呢,你得把身子养好了,回头我带您出去走走。”
杨冬湖把脸贴上老太太温热的掌心,泪水不由自主的从眼角滑落:“您还记得吗?上回方初说南方有一种点心可Jing致了,他一直想吃没吃上,等您好些了,我就带着你去,咱们也尝尝,大川还说想找找他娘以前生活的地方,听说那地方一年四季温暖如春,没有寒冷的时候,跟咱们这儿一点儿也不一样,那儿的花比咱们这儿桃园的桃花还好看,还有好多好多,等您好了,咱们就去。”
中举
老太太嘴角含笑,听他说话轻轻点头附和,但她心里头心知肚明,自己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。
从前老太太过得不好也没想过要寻什么短见,她也怕啊,怕自己走了,以后杨冬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,在没人能护他一二。
但老天好像看出来她的担忧,给杨冬湖找了个好的依靠,老太太心里没什么放不下的,就算是现在立刻合上眼睛,那也是不带一丝遗憾。
这会儿杨冬湖正伤感,老太太不欲与他说这些话,要是惹的人再掉眼泪伤感,也实属没必要。
她用手掌轻轻拍着杨冬湖的后背给他安慰,一如小时候杨冬湖受了委屈,哭啼啼的来找自己寻求庇护的模样。
赵方初端着药碗,从外头进来的时候眼圈也是红红的,趴在老太太床前,小心的伺候老太太喝药。
来了赵家这么久,赵方初的性子就没有人不喜欢的,老太太慈爱的摸了摸赵方初的脑袋:“我自己来吧,你忙活有一会儿了,快歇歇。”
赵方初似乎是怕自己开口会忍不住掉眼泪,撇着嘴摇了摇头,自顾自的将一碗汤药喂老太太喝下,又拿了块帕子给老太太擦嘴。
今年家里喜事多,从开年之初一家人都是笑呵呵的,即使带孩子疲累,那也是子孙的福气,日子红火的象征,猛然这样的事儿摆在了眼前,一连几日吃饭时,除了小桃乐旁的都没个笑脸。
杨冬湖总在老太太屋里不出来,陪着她说话,老太太时而清醒时而昏睡,迷迷糊糊中最爱唠叨从前那些事儿。
特别是杨冬湖小时候,这些杨冬湖初来那晚都在昏迷中看过画面,与老太太谈论起来也不费事儿,老太太一说起这些事儿Jing神就会好些,杨冬湖便常提。
又是一天晌午,饭桌上其他人都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,赵方初无意识的戳了戳眼里的饭,赵方宇给杨安锦夹了一筷子鸡蛋也没见他动。
朱翠兰怀里抱着娃娃,乐乐咿咿呀呀的喊着别人听不懂的话,小手胡乱的抓着,想要引起长辈的注意,几番抓了个空,嘴一撇就要掉眼泪。
“哦,哦,乐乐乖,咱们不哭,乖。”朱翠兰站起身,抱着孩子晃了两下,桌上的菜几乎没怎么动,一连几日都是如此,她开口劝道:“这饭都热几回了,天热存不住,再不吃倒了可惜,大川你夹些冬湖爱吃的再给送去,他这一天一顿饭身子哪能受得住。”
赵洛川手边有一个小碗,他给杨冬湖端了几回都没能让他入口,才短短几日家里人都瘦了一大圈,谁心里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