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舒曼这样的在校大学生,居然也成为了冯灿皮包公司的一员,各自拿到了一个名额!
对此,毛豆豆和舒曼无话可说,只是默默地掏了自己该出的那一部分费用,擎等着房子修好。
小赵可没有跟冯灿撒谎,他家真的就在附近,亲戚朋友也多。
准确的来说,小赵的亲朋好友基本上都是农民,闲时种地,小赵有事儿的时候,振臂高呼,大家也都过来帮忙,只要按照工时工种发点工资就成。
以前都是小打小闹,接到这么大的工程,小赵还是第一次。
单靠自己的亲朋好友,已经是不太够了。
小赵到处的忙活找人,按照冯灿的想法,房子一天天就起来了。
当然,先修的是能够卖出去的那一部分,毕竟还是要赚钱啊!
毛豆豆看了看地段和房子的品质,眼睛都不眨的又买了两套。
六层的小洋楼,一梯两户,七十个平方米,也不过两万块。
在这个万元户都很牛的年代,这房子的价格够的上人家十年的工资了。
冯灿看着第一期三十六套房,忧心忡忡。
可买了没有半个月,就被抢购一空。
冯灿有些不明白,毛豆豆却笑了。
这才哪儿跟哪儿呢!
后世的人,村里的往县里,县里的往市里,省城的肯定会往更大的城市跑,大城市的忙着出国……正是应了人往高处走那句话了。
两万块钱买个房,对于很多人来说,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。
可如果两万块钱能买到落户京城的指标,那就是趋之若鹜的事儿了。
现在招工什么的,都非得本地户口不可。仿佛有了京城户口就能高人一等。
城镇户口的优越感,哪怕是要花上一家人半辈子的积蓄,也是值得的。
因为,有了一个京城户口,就等于有了一个鲤鱼跃农门的可能性,解决工作问题,高人一等的可能性。
以前,想要买个房,得找各种门路。
现在,不用啊!
明摆着的房,四四方方,明明白白,只要给钱,都能住进去。
有了房子,转户口什么的,不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吗?
尤其是小赵的那些外地的亲戚,手底下的工人,听到这个消息,怕不是要疯。
他们纷纷找上小赵,宁可不要工资,要一个购房名额。
冯灿这才明白群众对城镇户口的渴望,对土地房产的热情,和强大的购买力。
不过两个月,冯灿就赚了酒店一年的年收入,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跑过来问他,什么时候才能买上第二期?
冯灿真是痛并快乐着!
他彻底体会到了坐着数钱,别人求着你收钱的感觉。
这种感觉,只能用一个字形容--爽!
☆、第171章 买买买
这种利益的驱使下,自尊心得到了满足的快乐下,冯灿臭不要脸的找上毛豆豆,以二期八折的优惠,让毛豆豆让出自己的名额。
毛豆豆斟酌了一下,守着冯灿立了字据,这才做出了让步。
就在冯灿雄心勃勃,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,小赵不干了。
“冯小爷,我亲大爷,要玩也不是这么玩儿啊!
你看,学生们都要放假了,咱们工人也得回去过年啊!”
“你说什么?双倍工资?
我们还能再坚持坚持!
不过,大年二十三到元宵节,你总得给我们腾出空来啊!”
“这怎么能叫做坐地起价呢!
只能叫做先富带动后富,大家共同致富!
冯小爷要不要再加个价?
三倍工资的话,我相信附近几个省的工人,都还能再坚持坚持!”
当小赵臭不要脸的说出第三句,冯小爷很不客气的吐出了一个字,“滚!”
三倍工资,冯小爷他还赚不赚啦!
不过,小赵的话,完美的提醒了冯灿一件事儿--一年一度的寒假,又要开始了。
而他的救命恩人,提出良好建议的毛豆豆同学,作为当代大学生,那也是有寒假的啊!
顾梓鑫顾爷把人托付给了他,他欠了人家一个咨询费,还欠了人家两套房,两个四合院,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啊!
冯小爷立刻放下节前明显搞不定的二期房产,跑到医学院里面献殷勤去了。
毛豆豆刚刚考完最后一科,走出教室,就看到了倚着车头装帅的冯小爷。
毛豆豆摇摇头,走上前去,“冯小爷是在等那家美女呢!”
冯灿呵呵一笑,“我一个文盲,在医学院这种地方,除了嫂子,哪儿认识什么美女。
在这儿,不就是等嫂子你嘛!”
毛豆豆挑了挑眉,“等我?有什么事儿吗?”
冯灿揉了揉自己的鼻子,有点尴尬,“顾爷不是把你托付给我了嘛!临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