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次的笑容看起来却带着一丝无奈,他声音低低沉沉的:“我不是挂单和尚。”
王道一瞧着他头上戒疤,诧异道:“怎么会……”
和尚继续道:“我这一生啊,为儒为佛为道,也非儒非佛非道,寄于天地,无所适从。”
王道一听他说完这话,品味半晌,忽然之间,脑中记忆一闪而过。
她想起来了!
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记忆,久到已经几近模糊的记忆。
她隐约记得,那一年,她才五岁,师父王重阳曾和一位不知哪里来的奇士斗了一整天的酒。
而那奇士,就是一个头上有戒疤,不着僧衣,还说自己“为儒为佛为道,不拘于任何戒律”的酒rou和尚!
她记得,那天师父斗输了,便拿了“天下第一武书”给那和尚看。
当时她不懂,现下当然知道了,那“天下第一武书”自然是指《九Yin真经》。
她震惊的看着眼前的丑和尚,结合前世曾经看过的小说,她已经能确定这人是谁了。
斗酒神僧!
写《九阳真经》的斗酒僧!
那个在书中被作者一笔带过却极为厉害神秘的斗酒僧!
和尚似乎看透了她心中所想,笑道:“你师父果然收你为徒了啊。”
王道一一愣,和尚又自语道:“你那时那般小,我还道你全然忘了呢,没想到竟还记得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。如此说来,咱俩缘分还不浅。”
王道一问道:“什么叫果然收我为徒……”
和尚道:“当时我就看出你这小孩儿根骨不错,面相难得,必是能成大器之人,你师父早晚也能看出来这一点来。以你师父的性子,还能不把你收入门下吗?”
王道一心道这斗酒僧果然厉害之人,就只和师父喝了一顿酒便能将师父的性格看了个透,真是奇人啊。
她心里正感叹着,那和尚又道:“你师父近来可好?”
王道一听他提起师父,有些伤感,回道:“师父于一年前……已经仙去了。”
和尚愣了愣,但很快便又恢复了平淡,仿佛早已见惯了无数生老病死一般,只略有点惋惜的说道:“他倒是个少见的豪爽人。想来当年在重阳宫那顿酒,是我近几十年来喝的最痛快的一顿了。”
王道一怔怔的看着他,捉摸不透他这个人。又仔细想了想这句话,猛然间,不觉睁大了眼睛,吓出一身冷汗来!
从当年斗酒到如今,十五年过去了,连王道一她自己都从一个小孩儿长成二十岁的大姑娘了,怎么这和尚的样貌却一点变化也没有?!竟还是不到三十岁的样子?!
还有,明明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十岁却一口一个“小孩儿”叫着。
这些都说明什么?
说明……这和尚……根本就不像表面上那么年轻!
王道一猛然意识到这一点后,骇的心肝发颤,这斗酒僧到底……是人是鬼是仙?
那和尚从石头上站起来拍拍尘土,“走。”说着径直往大山深处而去。
王道一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,心里有点怵,下意识问道:“去哪?”
和尚依然一直往前走,闲闲道:“你一时半会儿也出不得山,我给你找个地儿待着,你总不能打算就在这大山里当野人吧。”
王道一压下心底的惊诧,心里安慰自己道:“连我这种还魂转世之人都能够存在,他这种情况……也不足为奇,对,不足为奇。”
在心里默念了一百遍“不足为奇,不足为奇,不足为奇……”,可终究还是骇的厉害,她跟在和尚后面,紧盯着他背影,脑子里百转千回,不由想到:“这和尚是斗酒僧,那斗酒僧又是谁呢?”
斗酒僧又是谁呢?
这个问题恐怕连原著作者都回答不出来。
那斗酒僧只是书中被一笔带过的一个神秘人物,从未交代过他到底是谁。
可现下王道一就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,斗酒僧就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,还是个“不会变老”的“怪人”,这叫她怎么能不多想?
她将前前后后所知道的东西都联系起来,渐渐的,脑海中隐隐约约将要浮出答案。
一生为儒为佛为道,无所适从。
十五年……甚或更久,容颜不变。
受过戒却说自己不是平常的和尚。
功力远超西毒欧阳锋数倍却从不在江湖上显山露水。
对这偌大的嵩山似乎了如指掌。
嵩山?
为什么他如此熟悉嵩山?
嵩山有什么?
正思量间,前面的和尚停下了脚步,说道:“就是这儿。”
王道一抬头看一眼,只见不远的山顶上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院,大半隐于云雾中,寺中有钟声悠悠传来,寺院门口的巨型山石上铁画银钩的刻着“少林寺”三个血红的朱砂大字,即使有薄雾遮挡也依旧格外醒目。
少林寺!
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