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书网

喜欢本站请下载app,无广告阅读

第63章新人入群

+A -A



    杨广这就不能忍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你二人皆是将诺大的王朝弄得二世而亡,大哥又何必说二哥?”

    看到嬴政与杨广的名字出现,朱元璋思及史书上对他们的评价,不由讥笑出声。

    嬴政,暴君也,虽‘秦主扫六合,虎视何雄哉!’统一华夏,但‘怀贪鄙之心,行自奋之智’、‘始皇刚毅戾深,乐以刑杀为威,专任狱吏而亲幸之,海内愁困无聊’!

    杨广,‘上自以籓王,次不当立,每矫情饰行,以钓虚名,阴有夺宗之计。时高祖雅信文献皇后,而性忌妾媵。皇太子勇内多嬖幸,以此失爱。帝后庭有子,皆不育之,示无私宠,取媚于后。大臣用事者,倾心与交。中使至第,无贵贱,皆曲承颜色,申以厚礼’!

    当然,朱元璋不是那种尽信史书的愚蠢之人。

    他为何会对两人不屑一顾,当然是有他的考虑。

    站在皇帝的立场,朱元璋对二人的表现极为不屑,当然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比如始皇帝嬴政,虽然此人雄才大略,一扫战国数百年来的战乱,统一了华夏,又创立了中央集权帝制,还统一度量衡等等,有着无比英伟的功绩。

    但嬴政的缺点也很明显。

    治国太过严苛,逼百姓不得不反。

    统一六国之前,使用法家思想治国,这没问题。

    但统一之后,却仍旧使用严酷的法家来治国,这就有大毛病了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对于六国遗民太过于针对,没有采取一定的怀柔手段。

    要知道,当统一了华夏之后,无论以前是楚民、齐民,还是大秦自己的老百姓,都应当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但嬴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,也没有分辨出,谁是敌人,谁是自己人。

    若是施以仁政,治下百姓安居乐业,人人有食,人人有衣,谁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造反?

    除了那些六国贵族,普通的百姓哪个管你谁当皇帝?

    正是其施以严酷的法家治国之道,才会在后期逼迫得天下万民沸反盈天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没有明确的定下继位之人,也为大秦的覆灭埋下了祸根。

    扶苏虽然仁善,但嬴政没有管教好,也负有主要责任。

    而十八子胡亥残暴不仁、愚蠢不堪,嬴政也需负首要责任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没有明确定下继承人的地位,才会在五次南巡途中暴毙之后,令整个大秦帝国迅速崩盘,走向灭亡。

    这两点,正是朱元璋对嬴政最为诟病的地方。

    回过头来,看看杨广。

    朱元璋对此人的评价是:聪明有能力,又残暴不仁。

    他的功绩,虽然不能与嬴政相比,但在史上一众皇帝里名列前茅。

    缺点更是明显。

    总结起来,就一点用民过重、急功近利。

    首先是修建大运河!

    这本是利在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,若是做得好了,足以名垂青史,为后人所景仰。

    但杨广太急了,非要将百年工程在十年内完工,这怎么可能!

    本来,王朝初立,正是天下大治,百姓修生养息之时。

    杨广却征发百万民夫,无修止的修大运河,以及三征辽东,致使伤民大重,损伤国体。

    后面,更是弄得天下沸反盈天。

    其次是三征辽东!

    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,他知道杨广三征辽东,一为立威,使周边小国咸服。

    二是为了消耗国内门阀的力量,想要打破门阀的垄断。

    但还是那句话,杨广太急功近利了。

    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也低估了门阀的能量。

    于是,不仅在江都丢掉了自己的性命,还将弄得天下乌烟瘴气,大隋江山易主。

    此时,见到这二位正主儿,朱元璋哪里会忍得住,当场就开怼。

    杨广:“放肆,你这新人好嚣张!”

    看到朱元璋的话,杨广瞬间大怒,一脚踢翻了眼前的御案。

    吓得一众美人儿都花容失色,跪地磕头不止。

    “没你们什么事,先下去吧!”

    深吸一口气,杨广挥了挥手,有些不耐烦的说道。

    多年的涵养,他很快就平息了心中的火气。

    要是刚入群那会儿,他非得跑到对面的世界干上一架不可。

    现在嘛,虽然有些生气,但也知道对方说的是事实。

    管理员大秦始皇帝:“咳!朱元璋,你做为后世皇帝,看到的是历史对我二人的评价,又何尝知道自己的身后事呢?”

    嬴政眉头一挑,他倒是没有生气。

    若是如此轻易就生气,怕是早就被气死了。

    征战过无数的世界,吞噬了无数的世界。

    嬴政什么局面没见过?

    再加上更为神奇的聊天群都见过,他哪会在乎这种小阵仗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哦?咱的身后事?你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H书网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